老字號堅持52年用純肉做牛丸 第二代老闆:出品夠膽自己仔女食才賣給客人

休閒消費

發布時間: 2019/07/12 16:34

最後更新: 2019/07/12 16:36

分享:

分享:

肉丸店第二代陳岳成表示,52年堅持父親貨真價實的理念,若出品不夠膽俾自己仔女食,又點敢賣給客人?

說到振興肉丸,大埔街坊無人不曉。由1967年開店至今,已逾50年,陳岳成的父親陳南奎由潮州來港,一開始在九龍城寨麵檔打工,之後再自立門戶製牛丸,再繼而離開城寨先在荃灣有店,後來便遷到大埔墟鄉事會街現址。

那年代生養眾多是平常事,何況是潮州人,陳南奎共有7子女,5男2女,陳岳成排行第6,卻是男丁中最小的「阿 Dee」(潮州話「阿弟」)。

年輕時的陳岳成和父親攝於舊舖,他自言也估不到今日會接手家族生意。(相片:被訪者提供)

雖說前面有4個哥哥、1個家姐幫父親手,但因為是家庭手作仔,「阿Dee」都不能倖免。他回憶說:

小學已經要到舖幫手了,很不喜歡濕漉漉的環境,因為打牛丸是需要用大量的水,整間店的地下都是水。

所以,那時他會盡量揀跟車送貨,逃離「討厭」舖頭之餘,還可以周圍去看風景。

因製作牛丸需要大量水,難免會令到四月濕漉漉,這是陳岳成小時候討厭到工場幫手的原因。(相片:被訪者提供)

不捨父親心血結結束

現在回想起那時的日子,雖然討厭,但確認了那時我們一家人的感情就是由此而慢慢累積下來。我完全理解他們由細做到大,做了40年,覺得好攰、好悶。但這是父親的一生心血,我心裏真的不忍心。

這樣的門面,只有相熟街坊才知道可以入內零售買牛丸。(相片:被訪者提供)

於是,他拍心口地回港接手生意。他坦言接手時,公司的處境不太好,內地平價貨源競爭、批發市場又萎縮,公司是在蝕本中,他說:

大部分人做牛丸都是用碎肉,而我們的牛丸則是由全塊牛肉攪碎再製成,成本高,自然價錢較高,有不少客人覺得貴。

改革舊家庭式經營
他笑言大家都應估不到10年前,公司的經營模式,還是要依靠二哥每日駕駛貨車,到處去叩門問客人:「今日要牛丸嗎?」。這種家庭式加拍膊頭捱義氣式的經營模式,實在不是現今的市場行銷方向,難怪哥哥們都做到意興闌珊。

現時丸類製作會分香港和台灣工場出品,招牌牛丸、牛筋、黑椒等傳統丸類會在本地製成,較新派的丸類便由台灣那邊工場製作,再運回香港。(黃建輝攝)

在美國一直做開電子品牌市場營運的他,覺得需要宣傳,需要要讓更多人知道有這個品牌。

接著他開始搞公司品牌化,革新需要大量人力物力,他坦言幸得多位兄長扶持,才能把理念實踐。正所謂「橋唔怕舊,最緊要受。」經過多次廣告後,他發覺成效不似預期,後來他在食品展上見到別家公司的甚麼「1蚊鏟鮑魚」、「1蚊夾龍蝦」等等噱頭,能輕易得到傳媒報道。他當然有樣學樣,嘗試「1蚊100粒肉丸」,結果不但引來不少見報版面,還收到不少相關客戶的查詢。

(經濟日報圖川)

斥資增設工場機器

成功再次「彈起」後,接續就需要如何持續。幾兄弟王次商量,陳岳成說要多謝大哥的一個決定,就是於火炭置貨倉及工場,並斥資500多萬元購買機器。

將工場由地舖搬去工廈,好處是把成本大大降低,生產量亦能倍數增。而原有的大埔舖位則改建成門市,為建立品牌立下重要的一步。

生意人常說,有「危」便有「機」,適逢 2013 年發生震撼全球的「馬肉事件」,即牛肉食品含有馬肉成分,當時本港有超市為已上架的肉丸進行成分測試,結果發現有品牌甚至是「牛丸冇牛肉」;而他公司出產的則是百分百純牛肉製成。

一系列新加入的「無添加」丸類,無任何人造添加成分,吃得健康些。(黃建輝攝)

陳岳成形容事件是公司其中一個轉捩點,開始有更多人認識他們的肉丸,他說:

因為父親一直堅持由純肉製造,我們都現在都仍然堅守這個原則!

最後,他強調誠實營銷的重要性,尤其是作為人父後,他謂連自己的出品都不夠膽給自己子女食的話,就不能夠賣給人。

撰文 : 趙景隆 TOPick 記者